在上海待了一個月


不敢說自己很了解這片大陸上的一切,卻覺得說同樣語言同是黑頭髮黃皮膚的兩者,也有許多有趣的差異。



         先從最基本的說話來看,上海人說話很好玩,
但我不知道是不是整個大陸都這樣,說普通話真的會捲舌,字正腔圓,小孩尤其明顯,聽起來是挺可愛( 大人講就很奇怪 )。上海腔就是有些字的音會提高, 我們在講的國語當地叫普通話他們說話會不時加一些語助詞:「 '' 阿ˊ''   , 唉唷,''椰''」 等等或是會加一些我覺得不必要的字辭:「那真是可惡至極了到底真是。」 之類的, 也有奇怪的倒裝句:「你下個禮拜就要回台灣了不是?」, 我還聽過
有個幼稚園老師說:「 暑假上八個禮拜阿我們要!」上海人也很容易脫口就出髒話 :「馬的」、「搞死了真是」,  是最常聽到的,而且都加在日常語句中,相當順口,絲毫沒有不適之感,我很佩服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 在上海地大人多車多高樓大廈多,幾乎倚賴交通工具,走路真的蠻累的,在這裡打工,有時幾乎整天都在坐車。上海的交通阿! 真是可怕耶!有時候我真的覺得這些人不要命了,人不怕被車撞,車也不怕人不閃,走著走著就突然衝出一台車或是一個人, 就算是綠燈,你還是要看看左右,他們很多人是不守交通規則的,而且騎摩托車不用戴安全帽,坐副駕駛座也不用繫安全帶,司機從不安於一個車道, 鑽來鑽去,一大堆車在搶車道,很混亂, 我覺得是因為他們平時行車速度都不快,不然若是在台灣,沒這些規定,一定很多車禍。我常常坐車心驚膽跳:「 我現在也才19歲耶!不吸煙不嗑藥也不飆車,更不想因為車禍往生阿!」


         不過也有先進的地方
他們有些大路上會有一種指示牌,上面有接下來你可能會經過的道路會顯示堵塞還是暢通 ,而且很準。道路的設計很奇怪,快車道和慢車道是用鐵欄杆隔開,汽車不知道要如何靠邊停,招計程車有時候要走到快車道旁邊,感覺就是在路中央。上海腳踏車還是很多, 也有很多電動腳踏車,機車也很多,有很多是電動摩托車( 無聲的喔!從你旁邊其過去都會嚇到~)。
他們還有一種''電車'',公車是靠道路上裝纜線來維持動力在前進的 ( 跟碰碰車一樣,可以想像吧!) ,要是公車頂上的接頭歪掉,司機還要下車把它調正才能繼續走。上海還有地鐵火車、磁浮列車。「 要致富,先修路。」其實光看交通工具就能顯示一個國家的先進程度。在大陸的台灣人主要都是叫計程車為多。大陸人稱''打車'',計程車司機叫''師傅''。跟計程車司機聊天蠻好玩的,可以了解當地的一些事情。但是有些時候,算是空車他們也不載你,可能他們覺得路程太短,賺不了多少 ( 他們起跳的錢數不多,上海的換算台幣大概不到50塊 ) ,所以招不到計程車是常有的事,要走很遠,還會有人跟你搶計程車,不然就只能搭地鐵,也是常常人擠人,很可怕。


         雖然許多城市都已經很現代化但是人民素養實在很難提高,亂丟垃圾亂吐痰、不守交通規則、沒禮貌沒耐心、被公安開罰單會耍賴、停車費太貴就不肯繳,讓後面塞一堆車,一點小事就在路上大吵大鬧,公安一次來好幾個,圍觀的群眾也跟看表演一樣熱鬧,天氣太熱有的就乾脆不穿上衣上街,連騎車也有不穿衣服的。上次還看到一個中年男子穿條四角褲,牽著兩個小孩在馬路上大搖大擺,也不怕被車撞......等等,與進步的城市很不搭。總之,在這裡常看到他們作出令你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,最常想到的一句話就是:「不知道他們到底在想什麼?」 這是我覺得很可惜的地方。舉世聞名的城市,共產制度強調人人有飯吃,卻還是常常看到很多乞丐,缺手缺腳,或是年紀很大,也有小朋友在要錢,一回頭卻見到滿街的名車豪宅高級餐廳,貧富的差距令人不勝唏噓。( 雖然台灣也好不到哪裡去,但是跟大陸比,我覺得還是贏很多  )



       我只是看到表面,要真正體會,我想還是要等你親臨,畢竟是中國人歷史與文化撞擊的發源地,將來我們的職場也漸漸往大陸移動。有機會,也要去看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qquit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